风景园林与数字技术交叉融合研讨会成功举办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5-16浏览次数:14

2023513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23校庆系列活动—风景园林与数字技术交叉融合研讨会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主办,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承办。研讨会邀请了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系、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的专家学者以及业界和相关企业的专家开展学术报告和交流。

本次论坛旨在深化同济风景园林一流学科群建设,从规划辅助决策、循证设计、景观治理,智慧园林等方面出发,探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创新支撑下的风景园林前沿领域,并从产学研用的角度提出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

主持人:同济大学景观学系副主任 王敏副教授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王兰教授致辞

王兰副院长以如何更好地进行学科交叉的问题为引,提出学科交叉应从拿来用一起做模式的转换,分享了自己进行学科交叉融合科研的经验,指出学科交叉要克服因学科相对独立的话语体系产生的壁垒问题、因研究范式不同成果难以被认同的问题等等。学科间应该相互增加更多的理解,进而通过学科融合发现科学问题,去解决技术难点,打开交叉研究的视野,获得交流的可能性。学科交叉是一流学科群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模块,要增进了解和信任,共同推动交叉融合的创新。最后,王兰副院长代表学院欢迎各位专家的莅临,并预祝本次研讨会顺利。

主旨报告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刘颂教授的主旨报告题目为《数字景观技术应用进展与前沿议题》。报告从数字景观及其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领域、数字景观技术的发展阶段、数字景观技术的前沿议题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指出数字技术应用于风景园林研究与实践的全过程:信息采集、分析研究、设计模拟、建造施工、使用体验、维护管理,并从技术发展、应用目的、理论三个层面分析了国际数字景观年会议题的变化趋势,总结了数字景观技术应用与发展的四个阶段,并提出4个风景园林前沿议题:多源大数据、智能算法支持下景观复杂性问题、规律和机制的挖掘,智能算法支持下的过程与空间模拟、计算性与支持性设计,传感器、物联网、智慧系统等技术集成的智能化景观工程监测、建造、管理,AR/VR/MR等XR技术支持下沉浸式空间环境创新设计等。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 刘颂教授

电信学院王超教授的主旨报告题目为《同济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概况》。同济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起源于1940年同济大学电机工程系电讯专业方向,2006年和2018年分获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主旨报告介绍了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系的学科概况,包括学院架构、人才培养体系、研究领域、学科群建设、研究团队等,并展示了智慧交通通信与信息处理、高铁/轨道交通可靠通信与控制、无线传播信道建模、新型通信与定位技术等方面的代表性成果,分享了学科在宽带多媒体通信、数据处理、通信-定位导航一体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可以以数据感知层技术、数据通信层技术、数据处理层技术、信息传输决策、组网、视觉感和与分析、视觉三维重建、声音感知与分析、生物信息感知与分析、脑电信号感知与分析、时序数据分析、内容生成等角度为切入点,抽象出数学问题与方法论求解,探讨与风景园林学科进行交叉研究的方向与思路。

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系主任 王超教授

分报告:第一场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董楠楠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ECODESK:基于绩效评测、权衡决策与时空节律的景观设计逻辑》。报告指出随着应对气候变化下的双碳策略提出,城乡景观空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成为当下景观设计的重要议题,绩效评测能够倒逼设计行业运用数据工具达到定量和精准化的目标,对环境、社会、经济持续跟踪,结合循证设计与数字化工具进行权衡决策,相比于传统的分析与制图工具基础上的设计逻辑,新型的数字化手段促进了当下景观设计逻辑的演变,有助于实现对于目标、过程与效能的精准评测,为生态价值评估与共治机制达成而提供技术支持。报告分享了董楠楠副教授团队的基于数字化工具支持的乡村生态修复精准规划关键技术、全生命周期的屋顶花园、生态表皮复合化与性能化等研究成果。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副主任 董楠楠副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刘敏教授的报告题目为《大都市区生态源地识别体系构建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诊断》。报告指出在生态安全与国家需求、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下,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是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的必要手段,科学识别生态源地是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的基础。刘敏教授团队致力于基于3s技术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优化方法,以高度城市化的大都市区--上海市为研究对象构建生态源地识别体系,探究不同土地利用数据源与指标权重对生态源地识别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与电路理论构建生态阻力面,识别生态保护与修复优先区域。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生态本底仍是识别生态源地的重要指标,加入人类需求指标可填补已有研究对高度城市化源地识别针对性和丰富性的不足;上海市生态源地空间和数量分布极不均匀,破碎化是首要问题;上海市以面(源地)-线(廊道)-点(优先点)组成生态保护网络,其中生态廊道442条,生态保护优先点306个,重要点线分布集中于中心城区边界。研究工作可为其他高度城市化区域,以及处于高速城市化发展进程城市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识别提供借鉴与参考。

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 刘敏教授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汪洁琼副教授在《学科融合的水生态修复与智能化支撑》报告中指出在国际和国内危机与需求的背景下、结合当前新工科与新农林学科融合趋势,规划设计师的角色和使命应在空间形态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化和智能化的提升。报告介绍了水绿生态智能分实验中心的多学科团队,关注前沿研究领域,通过课程共享、人才培养、实验设备搭建、实践合作、奖项申报等方式进行跨学科融合与学科交叉,开展“三水合一”理念实践,结合数字赋能为生态实践带来新的可能性。报告分享了台州市椒江工程南岸滨江公共空间先行段(闸口公园)的表流湿地水动力数值模拟、基于精细化模拟的表面流人工湿地三位形态与水生植被设计优化,千岛湖环湖生态缓冲带修复(环湖大湿地公园)的生态智能化支撑、基于机器学习的水体生境健康评价,以上海中山公园为例的生态数字孪生与决策支持、生态效应模拟与方案推敲等多项生态实践项目与科研成果。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 汪洁琼副教授

东南大学袁旸洋副教授做了《基于数字孪生的乡村景观全要素信息模型构建研究》的报告,指出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景观全要素数字化模型能够实现信息的识别、集成与融合,提升乡村景观保护、规划与管控的科学化、精准化与高效化。乡村景观全要素数字化模型依托数字孪生技术构建,数据的多源异构与空间融合是其特征,也是构建难点和要突破的关键问题,乡村景观全要素数字化模型的构建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库构建、数据融合”4个主要环节,该模型能够实现乡村景观生态数据和形态数据的空间融合与动态可视,解决了以往数字化模型中乡村景观要素彼此游离、各类数据缺乏关联的问题,实现数据的互联、融合,不但能够支持乡村景观全生命周期、全流程信息化管理,而且可支撑规划、设计、建设、管控等各类场景应用。报告分享了以福建省将乐县常口村为例的乡村景观全要素信息数据分析与三维基底模型构建和可视化呈现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了数字孪生技术的学科融合未来。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袁旸洋副教授

光辉城市科技有限公司数字孪生事业部刘明昊经理的报告题目为《数字孪生技术与空间设计行业应用》。报告结合工作实践,介绍了光辉城市在风景园林数字化、智慧化过程中的工作内容、困难与收获,以综合治理的数字乡村管理平台、多源数据集成的数字孪生系统构建平台、兼顾雨洪控制等多功能智能泵站数字孪生系统等实际项目为例,从景观智慧化需求分析、数据获取与数据中台设计、可视化与智慧化应用的侧重与区别、虚拟现实空间设计中景观设计边界、景观双碳可能的实现途径、行业现状工作模式与发展方向等方面分享经验与收获。最后从风景园林毕业生择业、转行、创业问题,抛砖引玉,探讨行业新发展对建筑、景观、规划类同学的新要求、新展望。

光辉城市(重庆)科技有限公司数字孪生事业部 刘明昊经理

上海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杨博高级工程师的报告题目为《数据治理与价值挖掘——我国城市公园数字化发展的基本脉络与典型特征》。报告指出近年来我国城市公园数字化发展的势头迅猛,数字化技术应用极为普遍,数字化场景类型十分丰富,已呈现多方共建的发展趋势,公园产生的海量数据已具有多元大数据特征,这对公园数字化建设提升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报告分享了基于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课题《基于多元大数据的城市公园数字化管理典型应用场景研究》的研究成果。介绍了三种公园数字化场景建构模式:分立式、集成式、融合式。从文献研究、标准规范、社会评价、案例调研四方面入手,综合辨析了公园数字化发展的基本脉络,梳理了我国城市公园数字化场景建设的基本模式、建设成就、社会需求与矛盾瓶颈,结合国内外公园数字化场景调查研究,概括了未来发展趋势的典型特征,提出了面向智慧城市的公园数字化发展优化模式。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 杨博高级工程师

分报告:第二场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刘悦来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景观治理数字转型研究与实践—从社区花园到共生街区的数智共建》。报告介绍了刘悦来副教授团队及一直致力的社区花园建设工作,以社区花园作为数字景观的载体进行实验,打造社区花园背景下参与式社区规划数据库。刘悦来副教授任主任的社区花园营造实验中心进行了基于社区花园的参与式社区规划系统化与网络化构建、景观空间有机更新与社区治理优化的理论创新,运用超大城市空间碎片划整合与优化、基层空间资源与社会治理的整合构建、社区花园与参与式社区规划的底层逻辑的关键技术,依托参与式社区规划数据库和优化技术平台,打造街区共生项目,实现社区花园网络化改造。报告以四叶草堂-社区花园小程序为切入,以社区建设的典型样本东明路街道为例,介绍了刘悦来副教授团队的社区花园网络数字转型实践,提出了社区共生机制,通过人民提案、科普互动、社区共建、共享成果、数字徽章等方法,进行街区共生实验,打造街区共同体,希望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在数字化平台建设的辅助下,实现居民治理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 刘悦来副教授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葛天任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明日之城——数字时代的都市景观治理思考》。报告围绕什么是明日之城?什么是智慧城市?进行展开,以历史上的明日之城为引,引出从花园城市、田园城市,到重塑现代工业城市的“城市主义”策略,再到智慧城市的未来城市创想的变迁,指出其本质是依据数学和统计学进行城市规划的思考,而展望数字时代的未来城市,是运用高维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统计学进行城市规划,是信息城市的迭代升级。葛天任副教授认为新型智慧城市不再只是为解决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所带来的种种城市病而设计的一种解决方案,而是为迎接新一轮全球性科技创新而必须要去抢占的“制高点”,跨国的超链接的城市正在崛起,生态城市的重要性进一步空前加强,成为城市竞争力。报告最后强调了景观应该具有有文明内涵的公共价值,才能在新一轮的大国竞争中具有重要价值。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 葛天任副教授

信息与通信工程系王睿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面向AR实景车载导航的融合定位研究》。报告介绍了AR车载导航系统,AR实景导航技术是借助虚拟现实增强技术把导航信息呈现在实时的视频流中,实现了驾驶场景中导航信息立体化的展示,该技术提高了驾驶员对复杂路况的准确识别率,缩短驾驶员的判断时间,有效提升了驾驶安全性。报告剖析了AR导航测试与产品的研究现状,AR实景导航产品实现准确导航信息被驾驶员实时感知的前提是车辆的位置与姿态信息能够及时并准确地反馈给导航引擎,市场上对特殊功能车辆的位姿分析可依靠融合RTK差分信号增强技术与专业的惯导组件实现厘米级的误差精度,然而同时也大幅提高了硬件成本,限制了该技术在普通驾驶车辆上的应用。报告分析了当前车载AR实景导航产品的潜在不足,指出现有技术在效果和成本上存在的进步空间,提出了适用于AR实景导航的低成本融合导航技术,并设计了全新的AR实景导航软件框架,展示了方案的路测效果,实现了涵洞、隧道、高架桥、多岔路口、城市峡谷等复杂路况下的精确AR实景导航。

同济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系 王睿副教授

同济校友、上海脉策数据科技有限公司高路拓董事长的报告题目为《大创智数字公园——建在云上的数字城市新范式》。报告指出在人类文明加速演进、城市范式不断更迭的背景下,元宇宙是数字化进程曲线上的关键技术节点,报告介绍了国际上数字世界形态的研究进展,以大创智数字公园为例,利用智能设备和3D打印的数字星球接入到大创智数字公园的孪生虚拟空间,展示了现实、虚拟、数据融合的数字城市新范式—元城市,实现人民城市共创共建的元参与,在虚拟数字世界举办元招聘会、元消费节等活动,未来期望建立大创智元宇宙综合事务服务中心,把政府部门的部分职能搬到虚拟世界。报告最后畅想了构建虚实融合的数字城市,重构社会关系,建立数字城市内多社会主体正向激励系统的元宇宙未来。

上海脉策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高路拓董事长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杨晨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风景园林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与实践探索》。报告指出数字技术正在改变人们获取、理解和分享景观环境信息的方式,也为风景园林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带来了变革性的影响和重要机遇。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强化对风景园林遗产价值和特征的认知?如何借助数字技术提升规划设计工作的科学性和落地性?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阐释和推广风景园林遗产带来了哪些新的视角?报告将阐述风景园林遗产数字化保护这一新兴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介绍“数字遗产”国际动态和实践前沿,并结合古典园林遗产超复杂空间测绘及档案技术研究、乡村景观无人机叠合多光谱影像采集技术等同济大学“风景遗产与文化景观保护创新团队”的近期成果,深入解读数字时代风景园林遗产研究和实践的重点、难点和创新思路,提出景观类文化遗产数字档案工程技术示范、复杂景观遗产空间特征计算与智能化识别、景观遗产空间修复工程技术优化与评价、风景遗产虚拟旅游环境计算性设计等前沿交叉研究方向,为深化学科交叉合作提供参考。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 杨晨副教授

清华大学郭湧助理教授的报告题目为《风景园林信息模型:案例、技术、标准》。报告从政策视角下的前景展望与BIM/LIM路径的选定的研究背景出发,介绍了风景园林信息模型(LIM)的独立特征,通过工程案例、技术方法和标准研究等方面的近期成果,对风景园林信息模型(LIM)技术应用研究的进展进行汇报。基于工程实践的实证研究成果,介绍风景园林工程项目中,LIM技术从方案设计到工程建造过程的应用效果与经验,如参数化方案生成、精细化竖向设计、仿真模拟等LIM技术应用点,进而讨论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标准体系建设,促进风景园林行业技术“硬核化”发展的路径与行动。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郭湧助理教授

武汉大学黄先锋教授的报告题目为《摄影测量与激光扫描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数字化中的应用》。报告首先以云端地球平台的实景三维模型作为开场,指出了在数字世界中建立现实世界的真实模型是一个重要的工作,激光扫描和摄影测量三维重建是最为常用的两种手段。报告针对现实世界数字化相关的工作,以高精度建模需要的文物场景和地理场景为例,介绍了融合激光扫描技术和摄影测量技术的空、地、室内一体化三维重建技术,以及基于摄影测量的文物自动三维建模技术,展示了敦煌精细石窟和塑像三维数据建模等成果。并结合大遗址三维重建的技术难题,介绍大规模高精细度三维重建算法、语义感知场景重建技术、自动调度处理软硬件系统,三维展示技术和应用,以及大规模三维重建技术在城市级别三维重建中的技术难题和解决方案。最后,介绍了三维重建场景在不同行业的应用案例以及数字保护的真实案例。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黄先锋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张洋老师的报告题目为《数字赋能—数字技术在景观场景营造中的探索》。报告首先介绍了上海交大数字景观实验室新方法、新技术、新模式、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与应用场景,以上海森林空间艺术季的AI机械花园为例,展示数字赋能花园设计的成果,实时动态反馈人机交互与互动场景。以北京林业大学“林之心”景观改造为例,展示数字赋能校园景观的成果,运用数字技术打造人的记忆与自然感知场景。以北京温榆河未来智谷为例,展示数字赋能公园科普运营成果,进行“碳中和”的虚拟积分科普体系与运营实验。报告通过分析数字技术对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体验需求的影响,厘清数字技术在人的感知维度、感知方式、感知过程、感知效果等方面的作用机制,结合相关实践案例,讨论数字技术在景观场景营造中的价值,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讨论。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风景园林系 张洋老师

圆桌讨论

主持人:同济大学景观学系副主任 董楠楠副教授

圆桌讨论环节由景观学系副系主任董楠楠副教授主持,讨论围绕工作最相关/急需的技术交叉融合内容?最期待的技术合作模式和阶段场景?能为交叉融合技术合作中提供哪些支持?等三个问题展开,引发了与会者热烈讨论。

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赵彦博士提出设计企业对全链条、模式化数字工具的需求。

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景观园林设计院院长毛永青提出对数字技术建模后的商业化实现考虑。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建筑园林院副总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教授级)沈雷洪介绍公司在EPC工程及乡村振兴等多类型项目中紧抓市场需求,在科研中紧跟国家政策与研究前沿,提出对新技术的应用、衔接方面的一体化平台需求,以及采用怎样的合作模式可以达到成本投入控制与合作双赢的探讨。

上海园林(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技术中心经理、绿化林业高级工程师董则奉提出数字化新技术在施工方面的应用能够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并介绍了工作中应用的航拍无人机竣工测绘、装配化技术、激光雷达扫描测量切割、AR花境放样等数字新技术,提出BIM/LIM技术设计施工一体化流程的未来展望。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臧伟老师介绍了学院三维激光扫描与虚拟仿真的历史,表达了对点云直接成表面模型技术的合作意愿。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未来建筑与城市研究院院长助理张杨提出进入建筑行业存量发展时代,数字技术对城市更新具有重要意义,开拓了课题研究思维,提高了认知高度,表达了项目课题合作的愿望。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先锋教授表达了对数字模型应用场景适配性的未来发展期许,以及对各院校科研的技术支持意愿并提出合作邀请。

同济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刘燕助理教授提出技术层面物联网在风景园林应用场景涉及应用需求广泛而复杂的研究点,希望从面向任务型语义传输提供技术支撑来实践应用。

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助理教授李卒星提出能够提高信息安全保护、信息脱敏方面的技术支持。

上海脉策数据科技有限公司高路拓董事长表示能够提供对学校的学术研究的公益数据支持与商业化合作愿望。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刘悦来副教授提出对小群体、分化式深入讨论的期盼。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风景园林系张洋老师提出希望有更多人才培养、校际合作方面的交流。

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杨博高级工程师提出应该抓住契机、提早布局,紧密衔接未来发展热点,把研究成果转化推广为行业实用技术。

光辉城市(重庆)科技有限公司数字孪生事业部刘明昊经理表达数字化系统设计施工一体化合作的愿望。

同济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系主任王超教授表示会议带来了快速动态目标激光雷达监测追踪工作的拓展灵感,人才培养与面向应用的思维拓展方面可以与景观专业相互学习。

同济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系王睿副教授表示可以在工智能的具体应用、优化与重新设计方面提供技术支持,衍生出交叉学科项目合作。

同济大学景观学系副主任王敏副教授表示今天不仅是多学科交叉融合,还是产学研创的融合,是一个好的开始,未来可以共事共享成果,培养真正的未来学科交叉人才,在科研实践方面具有广阔前景,感谢主办方与各位老师的分享。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汪洁琼副教授表示论坛具有务实求真前沿前瞻的基调,同济风景园林的学科交叉具有真交叉、真产学研用的特点,希望将来在一起的道路越走越长。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袁旸洋副教授表示小型研讨会方式能够交流的非常深入,提供了很好的交流机会,从学校层面推广学科交叉十分高效,收获满满,表达对主办团队的感谢。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杨晨副教授表示讨论碰撞出许多火花,认知、背景的差异成为了交流的动力,表达了对风景园林行业实践研究工具、实践场景、相互融合的需求。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郭湧助理教授表示讨论带来了科研方法、体系,学术和行业深度融合的触动与启发,侧重企业合作、面向行业的初步推广,广泛团结企业参与,借助综合交叉的机会向参会企业发出进一步沟通交流的邀请。

最后,刘颂教授做了总结,今天的16个报告覆盖非常全面,体现了产学研用创的深度交叉,需求产生动力,差异促进交叉,交叉融合论坛是一个起点,希望建立合作交流的平台,共同促进数字景观的深入发展,最后表达了对发言嘉宾们、主持人们、志愿者们的诚挚的谢意。上海市建设用地和土地整理事务中心刘静、孙彦伟,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建筑园林院园林一分院院长、高级工程师徐方斐,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乔雪松,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成实老师作为嘉宾出席。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