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系暑期赴港研学交流活动成功举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5-08-07浏览次数:10

2025年7月14日至18日,我系刘燕、徐浩两位老师带领十余名本科生,圆满完成了暑期赴港研学交流活动。师生们先后深度参访了香港大学、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ASTRI)、中国联通(香港)创新科技园及国际青年商会中国香港总会。通过一系列丰富交流活动,大家在拓宽国际视野、启迪学术思维、了解产业前沿等方面收获丰硕。

第一站:香港大学

作为此次研学的首站,代表团应邀访问香港大学。电机与电子工程系刘元玮教授带领师生实地参观了校园与实验室,详细解读了学校的招生政策和科研特色。代表团与刘教授及其团队的博士和博士后进行了深入探讨,双方不仅探讨了学术前沿,更重点围绕本科生升学深造路径以及未来合作举办两校夏令营的可能性展开了深入讨论,为后续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二站: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

代表团第二站到访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应科院/ASTRI),进行专题研学交流。通信技术部主管范世君先生热情接待了师生一行。技术总监曾佑佑(Yolanda)博士系统介绍了应科院在5G/6G端到端网络、智能物联网应用、智慧出行等前沿领域的核心项目与突破性创新成果。参访过程中,范世君先生还详细阐述了应科院的跨学科团队架构与人才生态系统,并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为学子们提供了宝贵的职业发展建议。交流尾声,范先生更向优秀学子广发实习邀约,诚邀其未来加入应科院的实践平台。

第三站:中国联通(香港)创新研究院

聚焦国家通信力量“走出去”战略,代表团专程参访了中国联通(香港)创新科技园——这一服务全球的关键通信枢纽与战略支点。在创新研究院副院长迟兴军、科技创新总监孙浩文等专家陪同下,师生们深入园区核心基础设施区域,实地考察了承载国际业务的数据中心。透过实时监控大屏,代表团清晰观测到覆盖亚太、欧洲及美洲的服务器集群运行状态,以及流量调度系统、云平台容灾机制等核心模块的实时数据流。尤为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技术团队借助高精度海底光缆截面模型,现场详解了连接中国内地与全球30余个节点的通信命脉。从光纤束防护结构到中继器供电原理,模型具象化呈现了支撑国际数字贸易的“大动脉”实体架构。

第四站:国际青年商会中国香港总会

行程收官之际,代表团到访国际青年商会中国香港总会。青年商会会长余修贤先生详细介绍了商会概况。通过交流,师生深入了解了商会如何通过多元项目赋能青年发展,其旗舰项目“十大杰出青年选举”、国际视野拓展计划以及“亚太青年微电影节”等特色活动给代表团留下深刻印象。余会长着重阐释了商会“训练青年·服务社会”的核心使命。该组织致力于构建覆盖职业发展、国际协作、公民责任的全链条青年成长生态,为青年搭建了全方位的成长平台。此次参访为双方未来在青年发展领域的交流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五站:紫荆广场和香港回归祖国纪念碑

代表团专程参观了紫荆广场和香港回归祖国纪念碑,广场中央,中央政府赠予香港的“永远盛开的紫荆花” 青铜雕塑巍然矗立,与不远处的香港回归祖国纪念碑遥相辉映。在此,师生们集体驻足,开展了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大家共同回望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性时刻,体悟“一国两制”方针的伟大实践,深切感受香港与祖国血脉相连、生生不息的深厚情谊。这堂意义深远的“实景课”,为此次研学之旅注入了深厚的家国情怀与精神力量。

近年来,信通系保持国际化教学的传统,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不断发力。通过构建多样化的交流渠道,包括组织学生参与国际会议、暑期学校及交换项目,拓宽了学生的国际视野,深化了与海外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网络,推动了跨国项目的实践。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更提升了在国际环境中的沟通与竞争水平。未来,信通系将继续拓宽合作广度,创新培养模式,优化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和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