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常年诚聘海内外英才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10-09浏览次数:10312

同济大学始于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中德两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下创办的同济德文医学堂,历史悠久、声誉卓著,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同济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

同济大学坚持“四个面向”,全面贯彻“三新一高”要求,以政策为指导,以创新为引擎,将博士后建设纳入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及中长期发展规划、一流大学建设方案及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发展的整体布局中,统筹谋划、整体推进。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改革管理制度、提高薪酬待遇、完善服务保障等方面持续改革创新。立足自身特色优势,力推一系列务实人才举措,在高起点谋划、全过程服务、多元化成长等方面寻求突破点,努力建设一支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

 同济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系(http://comm.tongji.edu.cn)起源于1940年学校电机工程系下设的“电讯”专业方向。2000年同济大学与上海铁道大学电信工程系合并改名为信息与控制工程系。为适应学科发展的要求,2002年信息与控制工程系划分为信息与通信工程系、控制科学与工程系、电子科学与技术系。2003年成立信息与通信工程系,2006年获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2018的获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第五轮学科评估成绩显著提升,2023年获批设立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同济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拥有国家级高水平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IET会士、居里学者、克虏伯学者、上海启明星、浦江人才、扬帆计划等优秀人才。学科以智能网联车、智慧轨道交通领域的通信及信息处理研究为特色,在国家5G战略、智能网联车、智慧高速列车、物联网、雾计算、区块链及分子通信等领域展开富有特色的研究。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专项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等高水平科研项目,数十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技术发明等奖项

 因学科建设和高质量的发展需要,诚聘海内外英才,包括特聘教授、长聘教授、预聘副教授、预聘助理教授、同济青年百人A岗、博士后等各类英才;专业领域包括:信息与通信、计算机、应用数学、应用物理、电子、软件、控制等。

(1)特聘教授(常年招聘)

 在教学、科研、服务国家战略方面取得重要代表性成果及显著成效。胜任本科核心课程讲授任务,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绩,具有带领本学科赶超或引领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

(2)长聘教授(常年招聘)

活跃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取得国际同行认可的突出学术成绩,具有很高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在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表现优秀并取得重要成果,在学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达到世界一流大学(学科)终身教授的水平。

(3)预聘副教授(每年两次)

 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在研究方面已取得具有原创性和重要性的研究成果,在领域内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4)预聘助理教授(每年两次)

具有良好的学术能力,较强的创新活力和学术发展潜力。应具有博士学位,一般应有博士后经历或高水平科研院所、大学工作经历(成果特别突出者可不受此限制),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

(5)同济青年百人B岗(常年招聘)

国内外知名高校优秀博士毕业生或博士后人员,应聘年龄不超过35周岁;品行端正、学风严谨,恪守学术道德和教师职业道德,在学术上崭露头角、创新能力强、具有成为青年学术带头人的发展潜力;优先考虑在海外的一流大学或科研机构取得博士学位、具有海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正式教职的申请者;同济青年百人B岗聘期3年,最多可聘2个聘期。聘任为特聘研究员,提供优厚的薪资、住房补贴及团队建设和科研经费。

(4)同济青年A岗

应聘时年龄不超过40周岁,品行端正、学风严谨,恪守学术道德和教师职业道德,具有优秀的创新发展潜力,具备独立发展一个学科方向的能力,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青年拔尖人才、优青、青年长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等;聘任为教授,薪资优厚,提供团队建设和科研经费。

(5)副研究员(专职科研人员)

 海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的优秀博士后或博士毕业生;且担任海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讲师、助理教授或者相当职务及以上人员或博士后出站;主持过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海外经历可放宽),近三年内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至少发表3SCI收录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8周岁聘期结束后,可转岗;薪资优厚。

(6)博士后(常年招聘,欢迎加入)

 国内外知名高校优秀博士毕业生或博士后人员(博士毕业3年内),申请当年不超过35周岁,具有较强的学术潜力,较好的研究基础,博士研究生期间应有参加高水平研究项目的经历,并取得较好的科研成果,能独立申请和承担课题,原则上应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的期刊论文,并达到相关流动站的进站要求;提供优厚的薪资,可申请博士后公寓。

 注:各类人才的基本要求及相关待遇,按同济大学相关规定执行。

咨询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超

电子邮件:chaowang@tongji.edu.cn